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三十一章 CAN总线 (第2/6页)
输的报文并非根据报文发送器/接收器的节点地址识别几乎其它的总线都是如此,而是根据报文的内容识别。同时,用于识别报文的标识符也规定了该报文在系统中的优先级。 当关于这种革新的通讯方案的大部分文字内容制定之后,于1987年中期,intel提前计划2个月交付了首枚控制器:82526,这是方案首次通过硬件实现。 仅仅用了四年的时间,设想就变成了现实。不久之后,philips半导体推出了82c200。这两枚最先的控制器在验收滤波和报文控制方面有许多不同。一方面,由intel主推的full比由philips主推的an占用较少的cpu载荷;另一方面,full器件所能接收的报文数目相对受到限制,an控制器仅需较少的硅晶体。在后期的控制器中,“孙子”辈们在同一模块中的验收滤波和报文控制方面仍有相当的不同,制造出an和full两大阵营。 在1990年早些时候,博世规范版被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。在数次行政讨论之后,应一些主要的法国汽车厂商要求,增加了“vehicleareaworkvan”内容,并于1993年11月出版了的国际标准iso11898。 除了协议外,它也规定了最高至1mbps波特率时的物理层。同时,在国际标准iso11519-2中也规定了数据传输中的容错方法。1995年,国际标准iso11898进行了扩展,以附录的形式说明了29位标识符。 但令人伤心的是,所有出版的规范均包含错误或者不完整。因此,为避免出现不兼容的应用,博世公司一直在进行验证芯片是否基于博世的参考模型的工件。此外,几年来在wrenz教授领导下,位于德国bra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