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五十章轻波微澜  (第5/7页)
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学也。”夫以孔子之圣,犹须好学,今人可不勉乎?    检查了一遍,自觉没有疏漏,在末尾处写上“弘农杨安玄”。    二刻钟后小吏将众士子的答卷收起呈上,郗恢首先拿起杨安玄的答卷,看到字微微皱了皱眉,杨安玄的字着实一般,配不上他的才名。    等细看过文字,郗恢忍不住拍案叫绝,赞道:“此文一出,余不足观也。”    两旁坐着不少官员,别驾张回笑着伸出手道:“什么好文,让郗刺史如此盛赞?”    待张回看过后,也不禁捋须叹道:“此文深得为学之要,妙哉。”    众人被勾起好奇,传阅了一遍。    阴友齐亦在坐中,看过杨安玄的论述后放下心来。    原本还有些担心有人说他有意偏坦杨安玄,此论一出,谁敢多言。    与杨安玄的论述一比,其他的论述正如郗恢所言,“余不足观”。    众人剔除了十几篇文劣字差的论述,便草草地结束了笔试,接下来是问难。    问难的句子多出于《诗》、《论》、《礼》、《传》中,不过这次先是品级低的士子上前应答,杨安玄被排在了最后面。    问难进行得很快,只要不张口结舌、语无伦次都能通过,半个时辰后便到了杨安玄。    对杨安玄问难的是治中郭俊,郭俊眯着眼盘算着,他半个月前接到中书令王国宝的来信,让他在州议时刁难一下杨安玄。    可是刚才那篇论学,杨安玄如锥入囊中,锋芒毕现,自己要如何不动声色地为难杨安玄。    灵机一动,郭俊笑道:“方才郗刺史以‘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’为题试论,你的论述最佳,看来对此句理解颇深。本官便再以这句为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